测绘地理信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在低空飞行规划设计、飞行管控、运营服务和安全监管中必然发挥关键作用。发挥实景三维中国作为数字中国统一时空基底的作用,加快推进低空导航电子地图建设,是自然资源部门立足职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2024年政府工作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Bsport体育下载“十四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等部门陆续发布《“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为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有望带动形成万亿级别的市场。为此,低空经济被各地政府寄予厚望,在将其规划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行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圳、广州、成都、苏州、赣州等城市也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少地方将之上升到“未来主导产业”的高度。
正如在地面上驾驶车辆,没有导航地图就容易迷路,低空飞行器相比于地面行驶的车辆,速度明显更快,行驶路径不受实体道路限制,在缺少高精度导航的情况下,易发生偏航和迷航,降低行驶效率的同时也易导致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长期以来,“飞不起来、飞不顺畅”一直困扰着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低空飞行常常要靠飞行员通过目视解译“自己找、自己画”低空飞行的线年,由国家民航局空管局主导开发的“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信息服务平台”在四川上线应用,全国首张目视飞行航图正式发布,打破了通航用户“孤岛式”的信息获取方式,构建起全国“一张图”的服务模式。作为提升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创新成果,目视飞行航图具有航图要素数字化、产品发布网络化、数据信息集约化、使用方式便捷化等特点。目视飞行航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数据种类多样,能够为通航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航空信息数据,并进一步实现航空信息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的深度融合。
2022年5月6日,全国目视飞行航图(湖南专项低空航图)在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域专项低空目视航图,进一步丰富了全国目视飞行航图的内容。该图融合了湖南省的特色通航业务数据,如民航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民航专题卫星影像数据,以及湖南省现有的通用机场、低空目视空域和航线等信息。
随着全国地形级、城市级和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建设成果的不断累积,对原有的二维导航地图进行升级,将使城市建筑、自然山体、海域、河流、湖泊、重要保护区、低空自然障碍物、人工障碍物、不同类型航空器的低空飞行空域、电子围栏等地理要素和相关专题信息能够更好地体现在三维导航地图之中,从而更好地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提供高精度三维导航服务,保障飞行安全;通过实时动态监测与数据分析,实现空域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与优化配置;提供统一的低空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低空飞行与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2024年9月,北斗伏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低空立体空域图——低空伏羲图iWhereSky1.0产品正式发布,为空域规划、飞行路径优化、冲突预警和安全避障等多个关键板块提供底座支撑,其不仅为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低空飞行器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空中导航服务,更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精准、高效的时空信息服务。根据《测绘法》赋予的相关职责,自然资源部作为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需要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并对其中涉及的相关测绘活动和地理信息数据的流通共享和安全应用进行有效监管。
在各项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中,作为低空资源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急需构建覆盖广、精度高、三维化的低空导航电子地图,以满足今后大规模低空飞行航线划设、飞行管控、运营服务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基础需求。为此,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低空导航电子地图建设的规划与部署。
一是加强跨部门设计与规划。加强与发展改革、空管、交通运输和民航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进低空导航电子地图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共享与应用工作。制定全国性的低空导航电子地图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关键要素,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高精度导航服务能力。全面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结合5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升低空空域位置服务信息精度。针对有障碍物遮挡、通信信号不佳等特定环境,创新低空飞行导航服务方式。
三是推动实景三维数据建设和应用。针对低空飞行不同应用场景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推动构建以实景三维数据作为统一的时空基底和数据基础,并承载其他低空飞行专题信息的低空飞行“一张图”。在实景三维建设中,对可能威胁低空飞行器飞行安全的建筑物、信号塔、高压线、超高树木等地理实体进行规范化表达,对低空飞行基础设施进行补充采集。
四是加强低空导航电子地图建设和应用的安全监管。通过研究和出台相关政策标准,加强低空飞行涉测绘行为管理,明确对低空飞行器回传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以及地图制作等活动,应由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从严审核把关低空导航电子地图,强化对地图制作测绘资质单位和飞行器运营单位的指导监督,确保地图经审核后投入使用。
五是加快试点探索建设。结合各地低空经济发展现状、空域改革试点情况和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工作基础,选取合适的省市开展低空导航电子地图建设和应用试点,在二维导航地图基础上,针对低空空域飞行需求,基于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研发低空三维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积极拓展相关应用场景,获取成功经验后向全国逐步推广。
(杨震澎为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智库委员会委员,王维为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